在电视剧中,我们能看到被设计的离奇情节,比如《还珠格格》里小燕子为了隐藏书信而将纸吃掉的场景。然而,现实生活中,吃掉证据这种方法是否真的存在呢?
最近,某法院通报了一起真实案例。这起案件涉及一起买卖合同纠纷,而在庭审过程中,被告杨某为了销毁证据,竟然把原告所出示的一份纸质协议给“吃掉了”。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,但在现实中确实发生了。
【突发】被告查看证据时,突然将协议书吞入口中
在2019年11月,范某将他的商铺转给了杨某,他们达成了以31万元转让费的协议。如今,这个商铺正在正常营业,但是杨某并没有按时支付转让费。范某在多次催促无果后,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杨某根据之前的协议支付转让费。
在庭审过程中,范某的代理人作为原告出庭,而被告杨某本人则进行自我辩护。在进行庭前证据交换时,原告的代理人将证据(商铺转让协议)的原件交给了被告杨某。然而,杨某在查看证据时,突然将这份协议书全部吞到了口中,以这种方式销毁证据。
杨某因自身行为破坏了诉讼秩序,影响了案件事实的认定,被视为毁灭书证,并处以罚款5000元。
【说法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、隐匿或者毁灭证据
提醒大家注意,法院审理案件具有严肃性,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法庭纪律。不论轻重的法律后果,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应尝试伪造、隐匿或者毁灭证据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,这些行为将受到罚款、拘留等较轻处罚,甚至构成刑事犯罪。
引用结束。
【方案】生活中怎么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呢?-使用DPex数字合同进行线上签署。
在线签署时,通过数字签名、时间戳和信息加密等技术,能够确认签署人的身份并保证其无法否认签署的事实,同时确保签署内容无法被篡改。
通过在线“音频+视频”双录签署功能,可以鉴定企业或个人的有效身份。由于存证凭证具有唯一性,因此可以通过数字签名快速验证签署结果的真伪。
DPex数字合同平台具备提供全链路的数字存证服务的功能,这种服务能够对从实名认证到合同签署的全过程进行存证。可以在发生合同产生纠纷时,为当事人提供权威的公证书。
广泛应用于:人事、采购、销售、金融 、教育 培训、物流等各类协议场景; 当发生侵权、纠纷等情况时,轻松解决证据被销毁、出证繁琐、证据易丢失难题。
DPex数字合同作为一款"区块链+公证"电子合同签署工具,平台所有用户需进行实名认证; 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完成签署,平台通过区块链记录、大数据、可信时间戳等技术手段; 精确记录签署过程,防止数据篡改,保证了存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原始性; 同时,我们联合第三方公证机构进行过程存证,确保证据链完整,保障了合同签署法律效力; 通过微信小程序发起签署任务,不限地域,想签就签,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各种场景中。
以上内容部分来自:大河报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6858197251148218887/?channel=&source=search_tab
若侵犯到了您的权利,请来电025-58205001或发送邮件至chengyingying@worldallwell.net ,我们即刻删除。